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推动傣医药传承与发展发表时间:2023-05-22 18:24 日前,西双版纳州发布文件,确定“傣医暖雅治疗”等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,标志着11种傣医特色疗法正式纳入西双版纳州医疗保险支付范围,可按照甲类项目支付。 傣医药是中国四大民族传统医药之一。据《贝叶经》记载,傣医药传承发展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,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过程中,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创造出的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医学、药学理论。千百年来,因疗效确切、使用方便、费用低廉,受到各族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欢迎。但受资金人才欠缺、经济科技发展较慢等因素制约,傣医药发展存在研发创新不足、成果转化率较低、市场占有率较低、传承与推广不畅等问题。 为推动傣医药传承与发展,近年来,国家、省、州从政策、机构、资金、人才等方面加大力度,加快傣医药产业发展步伐。制定了100余种傣药材标准并颁布实施;由州傣医医院开发出的43种傣药制剂已于2016年9月进入云南省医保药品报销目录,其中健胃止痛胶囊、百解胶囊等8个品种的傣药,可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旗下的省内各中医药机构调剂使用。州傣医医院开展了“暖雅”“烘雅”“咱雅”等多项傣医传统特色疗法,在傣医临床诊疗和傣医药研究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,疗效显著,深受患者欢迎;成立西双版纳傣医医疗集团;探索建立傣医药四级网络服务体系,提供覆盖全州、辐射周边,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傣医药服务。 2021年11月,省卫生健康委、省医疗保障局明确了新增傣医11项服务价格项目;2022年1月,西双版纳州举办傣医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方案听证会,为傣医特色疗法纳入西双版纳州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打下基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