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双版纳傣医药文化数字博物馆

欢迎光临:西双版纳傣医药文化数字博物馆
邮箱:1466413521@qq.com
搜索
傣药简介
      傣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,远在2500年前的《贝叶经》中便有记载。傣族祖居云南西双版纳,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傣药提供了理想的药用资源,据统计,我国傣族药物有1200种。《西双版纳傣药志》收载了520种,其中最常用的有71种。
      傣药中植物类药用种主要有:麻嘎喝罕(缅茄)、麻景(油瓜)、麻芒(芒果)、牙勇(马唐)、哥麻口拉(人面果)、哥丹(糖棕)、牙竹麻(朱蕉)、埋嘎筛(龙血树)等。动物药在傣药中占有重要地位,不仅药用种数多,而且药用部位也有独到之处。 据我国《逸周书·王会解》的记载,傣族医药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,它的产生与印度医药学的发展和印度小乘佛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。
      从发掘的《戛牙三哈雅》一书产生的年代来看,佛主释加牟尼[佛历339-420年(公元前964-前884)]的同龄人,贴身警卫、秘书,也是释加牟尼的徒弟,在释加牟尼身边主管医药及其经书的阿仑达听,为了归纳整理一套有关傣族医药方面的医药学专著,曾数次向佛主释加牟尼跪拜请求,在得到释加牟尼的许可后,阿仑达根据纳腊达和戛古先塔(传说10万年以前和几万年以前)历代相传下来的经书《纳腊达俄》、《纳腊达叫》纳西达迭、《纳西达费》、《迭哈西腊》以及《三比打嘎》(三论经学说)的《苏点打》、《文乃》、《阿皮塔麻儿干比》等经书中记载的医药知识,摘录整理编成《戛牙三哈雅》一书。成书后,阿仑达听在一次盛会上再次向佛主释加牟尼跪拜致敬,并宣布说:“我们神圣、英明、伟大的佛主是天上的大师,文武学识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人……”“今天我要向在坐的人们及佛教讲一下远古的历史所记载的纳腊达,经书中虽有所记述的医药知识,但不完整,有的尚未讲清楚。今天我要把人体的《戛牙三哈雅》更深更细地向所有的人们及佛教(指当时在场的人)讲清楚……”。据推测阿仑达听大约于佛历380年(公元前924年)写完这套有关傣医药的第一部专著。
傣药植物展示
【傣医药植物名称】沉香【学名】Aquilaria sinensis (Lour.)Spreng.【药用部位】为瑞香科涂沉香的含树脂心材。傣语称“尖欢”。【分布】产自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福建等省区。生于低海拔的山地、丘陵、路边阳处疏林中。【临床应用】1.治疗慢性气管炎,支气管炎,肺气肿等引起的心悸心痛,气阻胸闷,咳嗽痰多,喘息不得卧 陈皮5g,岩参5g,柴胡10g,沉香5g,苏子10g, 白头翁...
【傣医药植物名称】傣百部【学名】Asparagus subscandens Wang et S. C. Chen【药用部位】为百合科植物滇南天门冬的块根,傣语称为“几龙累”。【分布】产自云南。生于海拔850-1700m的林下、灌丛中。【临床应用】解毒,止咳化痰,补水润肺,利尿止痛。主治水塔不足所致的咳嗽咯血,胸闷气短,水肿病,六淋证出血的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。为《中国药典》收载的傣成药雅叫哈顿的...
【傣医药植物名称】傣百解【学名】:Marsdenia tenacissima(Roxb.)Wight et Arn【药用部位】:攀援木质藤本,药用部位多为根,傣语称为“雅解先打”【分布】: 主要分布于云南思茅、西双版纳等地,在柬埔寨、老挝等国家也有分布【临床应用】: 傣百解是傣族的传统用药,为国药准字“雅解片”以及傣医院多个院内制剂的主要组方药材,具有广泛的临床用途1、解毒。傣百解具有清热解...
【傣医药植物名称】灯台叶【学名】Folium Alstoniae Scholaris【药用部位】为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糖胶树 ( Alstonia schol aris (L.)R.Br.)的干燥叶子,为少数民族用药,傣语称为 “摆埋丁别”。【分布】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。广东、广西亦有分布。【临床应用】傣药灯台叶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,如咳嗽,支气管炎等。灯台叶还以干品内服或鲜品...
 傣医药植物名称:儿茶【学名】Acacia catechu(L. f.)Willd.【药用部位】干枝煎制的浓缩膏状体【分布】生境分布产自云南(西双版纳、临沧地区),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台湾、云南、浙江有引种栽培。孟加拉国、不丹、印度、缅甸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斯里兰卡、泰国也有分布。【临床应用】  1.治疗皮肤溃烂,湿疹疔疮瘙痒 儿茶10g,槟榔10g,亚乎奴10g,三丫苦10g,臭木1...
  傣药植物名:嘎哩啰【学名】Spondias pinnata(L.f.) Kurz【药用部位】漆树科槟榔青的果实、树皮、叶。【分布】产自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。生于海拔(360~)460~1200m的低山、沟谷林中。【临床应用】树皮、果实:清火解毒,消肿止痛,镇心安神,止咳化痰,生肌敛疮。主治感冒咳嗽,痰多喘息,百日咳,疔疮脓肿,疥癣、湿疹、风疹出现的皮肤瘙痒,烫伤。叶:清火解毒,利咽止咳,开...
傣药植物:龙血树【学名】Dracaena angustifolia【药用部位】百合科龙血树的树脂、叶、根茎。【分布】产自广西、云南等省区。越南和老挝也有分布。生于海拔950~1700m的石灰岩上。【临床应用】剑叶龙血树的药用价值为最高。 剑叶龙血树受禾谷镰刀菌云南变种等真菌感染后,能使其形成植物防卫素,产生红色树脂。. 这种红色树脂就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南药——血竭 (龙血竭),黄酮类物质是其...
傣医药植物:木奶果【学名】Baccaurea ramiflora Lour【药用部位】木奶果的根、木、果皮均可入药,其味苦、辛、寒,有止咳平喘、解毒止痒功效,主要用于肺气不降、喘咳、痰稠、胸痞、香港脚、稻田皮炎等治疗。【分布】分布于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和中国等。在中国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。分布于海拔1000-1300米的山谷、山坡林地。木奶果的生长对土壤的...
 傣药植物:砂仁【学名】Amomum villosum Lour【药用部位】植株的干燥成熟果实。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果实为椭圆形,成熟时紫红色,有柔刺。【分布】原产广东阳春,现分布于中国福建、广东、广西和云南,在老挝、越南、柬埔寨、泰国、印度亦有分布。【临床应用】具有化湿行气,温中止泻,安胎的功效。主治脾胃气滞、宿食不消,腹痛痞胀,噎膈冷痢、湿阻中焦、脾胃虚寒、呕吐泻泄、胎动不安、...
【药用部位】全草皆有药用价值,一般根、茎、叶和果分开入药,全年度皆可采集,春季开始采果为根、藤;春夏可以开始采叶,秋天可以开始采果。鲜叶洗净晾干或者用鲜果蒸熟备用。【分布】南蛇藤分布广泛,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,在国外部分地区也可见其身影,比如俄罗斯、朝鲜和日本。其性喜阳耐阴,抗寒抗旱耐贫瘠,对士壤环境要求低,多生长于山林灌木从中。垂直分布在1 000~1 500 m;【临床应用】根、藤:...
上一页 1 下一页
西双版纳傣医药文化数字博物馆
联系电话:020-000000    000-000000 联系地址:XXX省XXX市XXX县XXX路XXX号 联系QQ:177488228 联系邮箱:xxx@.co.m